抗战时期的父母之四

/ 0评 / 0

二、沿着父亲的文字记录,重新感知真实的抗日战争

1945年7月,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左)、杜鲁门(中)、斯大林(右),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现代年轻人交流,喜欢使用绚丽多彩的图像,大家转来转去“微信公众号”中现成的图文,复制、粘贴、转发迅即完成,太方便了。不喜欢繁琐的文字记录,甚至认为文字太老土而弃之。但这就像走在水泥马路上,不会留下任何的足迹是个遗憾一样,所有的情感思想过程,如果不能留下任何一丝可资回顾的东西,在我看来同样也是不小的遗憾。人的一生平淡也好,辉煌也罢,说穿了,都是因为有了记忆、有了过程才显得美好充实,而即使是一小段的文字记录就跟日记相似,是一条脉络分明的线,沿着它走一走,现在,还是将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曾经拥有过的真实快乐,曾经经受过痛彻心扉的苦难,这里拥有的不仅是时光,还包括了只属于记录者自己的心路历程。

真心感谢父亲为我留下了这几页文字,虽然年深月久,还由于那些年的政治气候,不敢畅所欲言,语焉不详,只是片鳞只爪。我决心沿着父亲那几页文字记录,去重新感知抗日战争中父母的部分经历,即使它们不可能像父母所经历的那样印象深刻,我相信也是有价值的。

我开始查找父亲提及的与他生活、工作有关的抗日战争中这一时间段的资料。虽然许多事件由于湮没太久而模糊,幸好有“度娘”的帮助,不然在那些浩瀚的史料中,我不知要翻阅多少杂志书籍才能理清它的脉络,即使是这样我也花了不少时日。

这期间,拂去历史积压的厚重尘土,分辨追寻中触及到的史实,让我深感惊讶、震撼,除了为之叹息,更多的是追悔莫及,我为什么没有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关注他们的过往生活,询问他们年轻时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父亲在80高龄以前,精神抖擞曾四次来到杭州,我们陪同他游玩杭州西湖及绍兴东湖景区,平素只是好吃好喝的款待他,父女之间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交谈,我们中国人两辈人之间,甚至是同辈人之间,向来缺乏言语和精神方面的交流,这应该是一个不能宽恕的陋习。在此希望我的亲友们,乘自己的长辈还健在,赶快了解他们的过往生活,留下家族的故事。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