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故事之九

/ 0评 / 2

成长记忆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成长记忆。

时间可以磨灭一切,无法挽留,而回忆可以拯救已经消失的往昔,只要你记得它,只要你愿意回想它,只要你珍惜它。

所谓的“内参片”观影

1、

现在人们提到“文革”期间的文化现象,常常会出现“内参片”这个词汇。“内参片”是“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是指不能对外公映,仅供业界内部学习参考的影片,它其实在“文革”前就存在,只是我们不是电影行业中人,不知晓罢了。

到了“文革”,由于大批国产及进口影片都作为“毒害人民的封、资、修作品”受到批判,被封存。能公映的影片中,外国片只有《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等极少数苏联早期影片;国产片也只有《地道战》、《地雷战》等有限的几部。到“文革”中后期,十亿中国观众只能看八个样板戏拍成的电影,银幕上再也见不到国外影片的影子了。直到“文革”末期,才有几部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电影公映。精神处于极度饥渴的中国观众把这仅有的几部外国片视为甘泉,一时间,这些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的影片,竟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观众,成了一大奇观!

早期朝鲜电影《卖花姑娘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突然间看到这么一部能让人从头哭到尾的电影,人们一下子疯魔了。记得当时有个说法:中国人看《卖花姑娘》流的眼泪都能把整个朝鲜淹没了。我的泪点本来就很低,当然观看《卖花姑娘》时,哭得稀里哗啦,电影插曲也同时风靡全国。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插曲动听,画面优美、欢快,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早期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

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中游击队员的接头暗号是:“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一时间成为朋友之间见面的调侃;

早期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

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里面出现了国内所有电影都不会出现的男女主人公长时间拥抱和接吻的镜头,因此受到年轻人的吹捧,电影票供不应求,以至于影院门口的票贩子把票价翻了好几倍,仍有人购买。

所有这些引进的国外电影译制时的配音演员,大多是我们喜爱的著名配音演员,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中,米哈依船长由我国著名配音演员孙敖配音,托玛由郑万玉配音,安娜由向隽姝配音。其他还有刘广宁、李梓、尚华和已经逝去的配音大师邱岳峰等,为电影增色不少。

当时民间私底下流行一首概括这些国家影片风格的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