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故事之六

/ 0评 / 1

成长记忆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成长记忆。

时间可以磨灭一切,无法挽留,而回忆可以拯救已经消失的往昔,只要你记得它,只要你愿意回想它,只要你珍惜它。

1、童年50年代小县城广场上的露天电影

我居住的县城有一个召集群众大会的广场,在那个广场上,时不时会召开斗争“地富反坏”的群众大会,学校组织学生,各单位组织职工,居委会组织家庭妇女去参加会议,如果会场周围有民兵甚至解放军执勤,那大多是特别重大的集会,有人会被当众判决入狱、甚至就地正法枪毙——行刑的地点就在这个广场的边缘处。大会中有人专门引领群众呼喊特定的“口号”,如“打倒地主富农”,“镇压反革命及坏分子”等等。

儿时同父母一起曾在那个广场上,观看过露天电影。露天电影一般都在夏天的晚上,天黑后放映,小县城的人们观看露天电影,几乎跟过节一样喜庆,早早吃完晚饭,五点多人们就自带小板凳、小竹椅,来到广场抢座位。看露天电影占位子很重要,首先要在布幕的正面,不能到反面去,虽然有时候也会到反面去看看,只是为了新鲜和反面人少的原因;也不能太靠近布幕,因为为了方便更多的人看到,布幕都吊得比较高,如果你太靠近银幕的话,需要高仰脖颈,时间一长会很累;更不能太靠后,否则你会看不清影像,更听不清影片人物的台词。最好的位置,是放映机前边正中的地段,所以就需要大家提前占据了。长长的等待电影开演的时间里,大人们聊天拉家常,妇女们随手带着女红,纳布鞋鞋底是最常见的活儿,小孩子满场乱跑欢叫。

当时的电影是通过电影胶卷放映的,装胶卷的是一个个金属大盘子,需要放映员手动倒带,而且因为是单机放映,放映完一个胶卷,银幕上常要出现“换片”两个大字。换片的“中场”,播放电影的强烈灯光会招来无数的飞蛾虫子,往银幕和灯光上撞,引得孩子们去捕捉,调皮的孩子们常常钻到放映机前,在机器发出的那缕白光前做手势,幕布上就会出现各种手势、人影或大脑袋,直到换好片,灯光再度暗下去时,喧闹声才会平息。

老电影《白毛女

那阶段,露天电影最常放的两个片子,一个是黑白片《白毛女》及《小二黑结婚》。可是不管电影放多少遍,人们会反复去看,而且影片放映期间,至始至终精神头十足,不瞌睡。《白毛女》是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里演喜儿的是如今还健在、真正满头白发的著名演员田华。因为反复观看这两部电影,电影中的台词已经记得滚瓜烂熟,黄世仁一角由陈强(喜剧演员陈佩斯的父亲)饰演,他一出场小孩们就开始骂他“大坏蛋”。母亲和女伴们都会在做家务时哼唱电影插曲,我由此惊奇的知道,严厉的母亲也会唱歌,而且还唱得挺好听。《小二黑结婚》抨击的是包办儿女婚姻的旧派人物小二黑的父亲“二诸葛”和小芹的母亲“三仙姑”,他们也是我们小孩津津乐道的两个人物,“二诸葛”非常迷信,出门、做事都要看黄历,掐算一番,常常成为我们小孩之间调侃的内容——“今日不宜出门”!“今天看过黄历了吗?掐算过了吗?”

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

还有一部片子经常在露天播放,那就是《列宁在1918》,记得最清楚的两句台词,当时同学之间经常开玩笑时说的是“让列宁同志先走”,另一句是“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