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黄山之十

/ 0评 / 1

记忆可以复活,过去永恒不再。所有的故事在一生当中都只能一次。

十、曾经的古徽州,更名为黄山;此黄山不是山,是一座城市

新安古郡,旧称“徽州”,明清之时,徽州下辖绩溪、歙县、休宁、黟山、祁门、婺源(今属江西省),因徽州府的建制历时悠久,而被称为“一府六县”。风景秀美的新安江蜿蜒、跌宕数百里,大小支流穿越于黄山峰峦之间,数千年来哺育她的子民。

黄山奇松

真正的“黄山”是为“山”,以云海、奇松、怪石、温泉之绝而名闻遐迩,独享“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誉。这些年的旅游业发展,登山的密集人流,令“黄山”不再有我们三十年前登临时的宁静迷人。旧时的“徽州”,现如今,因黄山的名气更大,为了发展经济,而更名为“黄山”,此黄山不是山,而是一座城市。

黄山云海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以血缘、地缘结成的商帮,著名的如晋商、豫商、徽商、闽商等。汾河湾的晋商帮大多是行商,主要靠长途贩运而赚取微薄之利;而新安江的徽商帮则大多是坐贾,主要靠的是店铺经营而获利。相对而言,徽商比晋商的经营风险要小,而且也便于资本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

黄山怪石

四百年来,新安江的子民们因为生活所迫,走出了封闭的大山,筚路蓝缕,走遍天下,谋食经商,苦心孤诣地创造了“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无石不成班”的神话,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包罗万象的“徽文化”。蔚然大观的“徽文化”,囊括了建筑、戏曲、书法、绘画、医学、哲学、算学等诸多领域,而且开宗立派,影响了中国近数百年的文明和历史进程。

徽商是徽文化的酵母,没有徽商,就不可能产生徽文化。徽商之功,从小的方面来说,解决了百姓们的生计问题,使人口得以繁衍生息;从大的方面来说,发展了文化教育,为家国培养了栋梁之材。

所以安徽省无时不刻不在称颂风景秀美的新安江;歌颂传承至今的徽文化——那些《照壁怀古》上著名的人物及事迹。

不知不觉中,我的“印象黄山”,通篇绕不开的都是“徽文化”,我就不明白,当地如此强调的“徽商”、“徽文化”,为什么要将这么有古意的“徽州”,更名为世俗的“黄山”?仍称“徽州”,有传承,有文化,又朗朗上口不好吗?安徽取名来自安庆和徽州,没有徽州,哪来安徽?总之,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几百年上千年的积累,而破坏它只需瞬间,一些人一拍脑袋,就更改了,尔等小民,又不是安徽本地人,无可奈何,不过挡不住,我仍旧想说——再见了,“徽州”!

(全文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