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记忆:中学和老师的故事之六

/ 2评 / 5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成长记忆。

时间可以磨灭一切,无法挽留,而回忆可以拯救已经消失的往昔,只要你记得它,只要你愿意回想它,只要你珍惜它。

6

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成长在一个贫穷粗粝的环境中。所谓贫穷粗粝,一方面指物质生活,终日徘徊在温饱线上下,不知道什么叫“时尚”,因此也不知道什么叫“消费”。这还只是指城里的孩子,农村孩子一日三餐是否能保证?衣裤、鞋袜能否遮体避寒?就是学费、文具和书籍也让农村家长筹措困难。这使得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能力。当然这却加深了我对于弱者的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指精神生活,也干瘪粗糙,我们没有进过美术馆和博物馆,没有看过任何专业音乐演奏,很少看电影,当时连出版的文学作品也少得可怜。

唯一与“表演”有关的经验就是这个中学老师组织的舞蹈歌唱汇演。在我很小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我家还比较富裕,时不时父母会带着我们姐弟俩去剧院观看京剧,我听不懂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词,但喜欢那种氛围和音乐伴奏,对他们华丽的服饰和妆容惊叹不已,我特别喜欢看彩旦上场,因为花旦常常说俏皮的戏词,唱得少,我听得懂。

更不要忘记一个东西,叫城乡差距,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差距。愈是贫穷落后的国家,这种差距愈大。我的童年少年的生活经验是一个西南部小山城的经验,闭塞的小城镇和那些大城市的生活状态是很不一样的。

至于到了“文化大革命”,除了几个样板戏,只有险恶的人际关系,派系斗争,更是跟优雅的精神生活连一点边儿也沾不上了。这种美学和品味的单一,和贫穷的关系少,和当时的政治关系大。

当数量众多的穷人挣扎在温饱线上时,只属于凤毛麟角的优雅不得不带上罪恶的烙印。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对于优雅有十分复杂的感觉——一方面有与生俱来的对真善美的欣喜和向往;另一方面因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贫穷粗粝中,对那一点点特殊的优雅,有轻微的罪恶感;更有犹犹疑疑的把优雅当作“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厌恶。

在那个贫穷粗粝,思想禁锢的年代里,幸运的是,我邂逅了那些学识渊博,思想相对先进被现代主义浸染过,热爱自己职业、喜爱学生、教学认真的老师,他们为我启蒙了美学、音乐、文学等等现代主义,虽然它们的完成迟至改革开放以后。我却一直记得那些难以忘怀的纯真年代。

以后我又读过一所中学,两所大学,换过工作场所,走过许多地方,也见过无数有智慧的人,可我仍然觉得这个中学的老师是我遇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他们启蒙了我有关爱、有关美、有关文学的知识。这些真善美如影随形,陪伴着我,从未离去……

现在,情况已经大大改观,大多数人过上了安定的小康生活,已经到达了温饱思淫欲的阶段。“温饱思淫欲”,就是人们已经超越了吃饱穿暖这个生存的最低标准,开始追求快乐了。但是,这只是获得优雅生活的条件,远远不是优雅本身。真正的优雅恐怕还要从高级的精神审美活动中获得。文学,艺术,哲思,修行。只有从这些真正高雅的美的鉴赏和创造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优雅。

——以此文怀念我的中学老师们。

(全文完)

《“成长的记忆:中学和老师的故事之六”》 有 2 条评论

  1. lian连说道:

    20世纪的特殊历史,使西部边远的乡村和矿区接纳了不少命运坎坷的知识精英,却因此成就了那里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

  2. 金烈胜说道:

    有如根深蒂固~根植于年少时的兴趣爱好是最具活性和生命力的。即便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往往也会顽強地发芽?开花…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