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景德镇的前世今生

/ 0评 / 0

——昌南小镇变身景德镇瓷都

景德镇,别名 “瓷都”,处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江西省下辖市(地级),它不是一个“镇”,正像石家庄、枣庄不是一个“村庄”。

中国自古便被誉为“瓷器之国”,而景德镇则是其代表和象征。历史上的景德镇,陶瓷名扬海外,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驳绚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绚丽多姿的名贵瓷器,通过海上、陆上丝绸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新平、昌南、陶阳这些名字相信对于不生活在景德镇的人是陌生的,其实它们都是景德镇的别称。景德镇在东晋时期叫做新平镇,昌南因为其地理位置位于昌水以南而得名,而china,就被认为是横穿景德镇的昌南河的音译。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出自清乾隆48 年《浮梁县志》,表明它于汉朝就开始烧制陶器了,不过那时烧制出来的陶器“供迩俗粗用”而已。瓷器的烧制,则晚至东晋,而且主要烧制的是青瓷,产品单一。唐代,虽然被大诗人颜真卿和陆士修的诗文联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夸赞过,可景德镇在全国瓷窑中,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更有影响的产品反而是茶叶,有白居易诗为证“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

自唐末而始的连天战火,使大部分瓷窑的生产力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处于三省交界处的丘陵山区小镇,却因地理位置偏远幸免于难,因祸得福,保存了自身技术力量的同时,接纳了一批全国各地流散来此的能工巧匠,加上这里陶瓷资源丰富,燃料充足,“水土冝陶”陶瓷烧制得到较好的延续,一批“民窑”应运而生。除了生产青瓷,同时还开始烧白瓷,虽然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死局,但景德镇白瓷的影响还是远不如邢窑和定窑。

宋真宗景德元年,因真宗十分喜爱小镇烧制的青白瓷,大笔一挥,遂以他的年号给小镇改了名字。从此,“昌南镇”成了“景德镇”,瓷器烧制进入快速发展期。

到了北宋晚期,民窑多达三百余座,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民窑还开始了制瓷方面的分工,如《陶记》所言,“陶工、匣工、土木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则,各不相紊。”真宗还派窑丞负责监造和进贡,景德镇进入全国的名窑行列,与北方的定窑和南方的龙泉窑并驾齐驱。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